控物价再出重拳 紧银根加息或为良策

发布时间:2010-11-23

    控物价再出重拳 紧银根加息或为良策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01122
[
世华财讯]近期物价调控措施出台之密集,力度之大,实属罕见。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中国再出重拳控物价。国务院办公厅1120发文,要求采取16项措施,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,稳定市场价格。这距离国务院四大稳物价措施仅3天。与此同时,货币政策再度出手,央行19日晚宣布,1129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。这距离上一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10天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1个月内2度上调存准率,冻结银行资金逾7,000亿元。
   
反通胀或是一场持久战,控物价应以货币政策(回收流动性),财政政策(对特定群体发放物价补贴)为主,价格干预则为不得已而为之之策。在当前,抓住要害,找到遏制通胀的着力点颇为重要。
   
矫正货币超发是通胀反击战取得最终胜利的决定性因素。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指出: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。有报道称,中国央行当前超发货币将近42.774万亿元。尽管有央行官员对此予以否认,但当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大高于经济增速时,通胀不可避免。例如,年初以来轮番被炒的农产品,一方面是由于炒家手中余钱太多,另一方面是存款利率长期为负,存银行亏本,投资渠道匮乏,最终只能到农产品市场兴风作浪,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涨价潮。对此,央行应多管齐下,除了运用公开市场业务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外,加息、尤其是非对称加息也是必须的。
   
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指出,在通胀压力下,提高收入也许是增强百姓信心的一个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办法。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认为,政府要解决物价上涨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,物价不超过35个百分点的上涨,而收入要保持1015个百分点的增长,略高于GDP增长。如何提高收入?除了对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补贴,将最低工资标准执行落到实处外,鼓励社会民众自主创业,拓展投资渠道,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是长期努力的方向,而减个税、非对称性加息以改变长期的负利率水平则是现实选择。
   
另外,在通胀反击战中,要慎用价格干预。此番菜价上涨,福州率先启用限价令,这实际上就是行政干预价格。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管制,行政干预价格只是权宜之计,在特殊时期,偶尔为之,应对下市场失灵尚可接受,但绝非长久之计,因为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,价格最终还要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形成。行政干预价格,首先要厘清菜价上涨的背后缘由。菜贱伤农,价格干预最容易伤害的是农民的利益,补贴市民无可厚非,但同时也别忘记补贴农民,如果农民无动力增加供给,即便短期内行政干预能压住价格,长远看也只能是供应短缺,价格报复性上涨。
   
涉及民生的生产资料调价也应慎行、缓行。油、电、水、天然气等近来常出来凑个热闹,价格节节高升。国内汽、柴油1026提价,

下历史新高;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10月表示,电价将保持三年稳定,一档电价下调可能性很小;山西、陕西、浙江、湖北、重庆、兰州、河南、北京等竞相提高民用天然气价;水价也不甘示弱,在去年底以来多地上演水价上涨大合唱后,上海本月20日开始上调居民自来水价格和排水费。资源品涨价颇具示范和传导效应,会导致涉资产品成本提高,助推最终产品价格上涨。国家与其价格干预蔬菜等农产品价格,不妨先去干预下涉及民生的生产资料价格,别动不动就开听证会,更别把听证会总开成听涨会